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 ,发扬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 ,冰球突破集团在南城街道社区事务局的统筹下 ,联合开展了“八一”慰问活动 。共同探访高龄 、患病 、孤寡等困难的退役军人 ,为其送上米 、干粮和衣服等慰问物资并向他们送上亲切的节日祝福和美好祝愿 。
此次活动是南城街道连续第三年组织爱心社会组织及企业开展的“八一”主题关怀活动 ,冰球突破集团也连续两年参与其中 ,为困难退役军人尽一点微薄之力 。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很多革命烈士和退役军人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开展慰问退役军人活动 ,目的是想号召广大市民关心退役军人的生活 ,对军人给予足够的关爱和尊重 ,让年轻一代需要牢记历史 、不忘过去 ,珍惜和平 、热爱生活 。
△(与退役军人-张泽民合影留念)
△(与退役军人-徐振明合影留念)
△(与退役军人-张进全合影留念)
每到一户退役军人家中 ,冰球突破暖心小分队与他们交流谈心 ,一起回忆了热血峥嵘岁月 。退役军人畅所欲言 ,纷纷回忆自己的军旅生活 ,兴致勃勃地交流当前的生活状况 。冰球突破暖心小分队表示 ,如今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一定要牢记历史 ,珍惜现在的生活 ,不断践行社会责任 ,学习了退伍老兵的奉献精神 ,把这种精神传递下去 。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只是他们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有你们 ,护我疆土不受侵犯有你们 ,扬我国威能打胜仗有你们 。
退役军人为党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奉献精神值得所有冰球突破人铭记和学习 。值此建军节到来之际 ,向老兵们衷心的道一声 :谢谢 !致敬最可爱的人 !同时也衷心希望所有老兵都能保重身体 ,健康长寿 ,安度幸福晚年 。
下面分享退役军人徐振明
抗美援朝的光辉事迹故事
1950年11月 ,徐振明在接到国家的号召后 ,坚决服从命令,加入到第八批抗美援朝志愿军 ,赶赴抗战前线 。建国之初 ,百废俱兴 ,军队的调度需要在艰苦的条件下完成 ,徐振明跟随部队搭乘以火炭为动力的火车 ,经过七天七夜漫长的车程才到鸭绿江——中朝边境 。在吉林接受了为期一周的军事培训 ,其中包括当地语言——朝鲜语的学习 ,随即奔赴援朝战争前线。
徐振明作为一名炮兵手 ,长期跟随部队活跃在三八线附近 ,主要负责对敌远程工事打击的任务 。战场战况瞬息万变 ,要求队伍保持高度的机动性 ,而在当时有限的条件下 ,士兵经常需要背负包括棉被 、口粮 、武器等重达数十斤的物资装备前进 ,纵是凛冬 ,依然如此 。队伍中许许多多的战士 ,因为寒冷而四肢失去知觉 ,甚至冻掉了指头 ,任它寒风嘶吼 ,大雪纷飞 ,徐振明始终严守军纪 ,一刻未曾把军大衣上扣至下颏 。
徐振明除须负重外 ,还要兼顾队伍辎重的转移 ,常常是以八人小组为单位负责一门罗马炮(当时装备的名称) 。在月峰山至黑夜山的进发中 ,为躲避敌军的侦察及敌机的轰炸 ,队伍经常在傍晚时分进发 ,由于作战任务紧急 ,一夜需行军99华里(约45公里) 。与此同时 ,队伍常常需要翻山越岭、上山进行隐蔽作战等等 ,而炮兵的生命是火炮 ,军令如山 ,在接到转移命令后 ,徐振明及其战友排除万难,及时将火炮运输至指定位置并进行作战 。在行军的过程中 ,徐振明与战友保持高度警惕 ,有好几次敌军的飞机在上空盘旋 ,他们立刻利用树叶遮挡或以山洞作掩体 ,以逃过敌军的侦察 ,待敌机离开后 ,继续推着火炮前进 。胜利是需要代价的 ,徐振明所在的队伍中的部分战士 ,因转移辎重事故而长眠于黑夜当中 。
限制于当时装备技术 ,一门火炮从准备到打炮 ,需要八个人协力完成 。在八人组成的火炮班中 ,徐振明作为一名上膛手 ,负责将炮弹完好安全地装填 。战斗中 ,当指挥员的攻击命令下达后 ,每一个罗马炮班都迅速地调整坐标 、接火线 、上膛 、传运炮弹 ,循环往复 ,不能有一丝错漏 。
火炮的巨大冲击和噪音 ,让徐振明被震的头晕目眩 ,脑子里除了嗡嗡嗡的声音什么也听不到 ,看着战友张嘴大喊却听不到任何声音 ,徐振明使劲甩了甩头 ,让自己保持清醒 ,接过战友的炮弹继续准备装弹进行下一轮攻击 ,双手经常被接连的炮火巨响震得不听使唤 ,但想起背后是祖国 ,并没有退路 ,咬紧牙还是把弹药填了进去 。由于战时资源匮乏 ,炮兵的作战条件十分简陋 ,甚至缺乏护耳 、手套等基本的防护装备 ,使炮兵连士兵作战时几乎毫无防备地直面火炮的巨大冲击和噪音 ,对炮兵的听力损害尤其严重 ,以至于在当时的炮兵中流传着“十个炮兵九个聋”的说法 。在后续的战斗中 ,徐振明利用废旧的布料或棉花塞进耳道作为简陋的防护装备 ,再戴上制式防毒面具包裹口耳鼻腔 ,便投身战斗当中 。正是因为这些简单而有效的措施 ,唯徐振明依然完好如初 ,因此徐振明获得了“震不聋”的外号 。七十年过去了 ,现年90高龄的徐振明老先生依然耳聪目明 。
在残酷的战争中 ,徐振明早已忘却了生死 ,丢失了时间的概念 。战火一经燃起常常持续数日 ,战至口粮渐空 ,没有东西充饥时 ,徐振明便大把大把地抓起地里的雪 ,来不及等它融化 ,便匆忙吞下 。战争的紧张已经让他忘记了饥饿 ,这只是形式上的进食 。
1951年的这一场战役 ,战火延续了七天七夜 ,厮杀声与炮火声早已为徐振明他们所习惯,除了胜利 ,再也没有任何感觉了 。在这场战役中 ,我军迫敌主力退至春川 、汉城地区组织防御 。在徐振明后来的回忆中 ,虽因年迈而难以述说具体的战役名称 ,但是从月峰山向黑夜山行进过程中 ,每一次跋山涉水的艰难 ,每一次敌机过顶的危险 ,每一次上膛的果断 ,每发炮弹的巨响 ,每一次置身死于度外的经历都深深烙在他的脑海里 ,时常回漾在他的嘴边 。最终 ,在他们的浴血奋战及付出惨重的代价背景下 ,中美签订板门店停战协议 。其后大批志愿军回国 ,而徐振明作为守卫士兵继续留下 ,直至1954年才随志愿军回国 。
时至抗美援朝胜利七十周年 ,徐振明早已白发苍苍 ,往昔的战斗生活的写照已随着老迈的身躯变得模糊 。但是 ,老人依然不忘那段在祖国需要他的时间里所做的一切 ,七十年过去了 ,老人依然能流利地说出当时在吉林学习的朝鲜语 ,“我们都是黄种人” 、“志愿军战士纪律严明”长挂嘴边 。依然能够凛然说出志愿军不能拿朝鲜人民的东西这般严明的军队作风 。
在冰球突破集团 ,也有这么一群人 ,退伍不褪色 ,他们是企业的一份子 ,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 ,工作兢兢业业 ,严以律己 ,为企业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
季云峰-凯迪物业总经理
1997年12月入伍 ,曾在中央警卫局中央警卫团六大队一中队十二分队服役
■ ■ ■ ■ ■
不少人提起全国最牛的中南海保镖 ,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李连杰的那部成名作《中南海保镖》 ,好多人都是从这里面认识中国还有这么一群强悍的兵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我隶属的这支部队 ,毛主席最信任的中央警卫团 。
很多看过《中南海保镖》这部电影的人都对他们这群人有些误解 ,这部香港片中李连杰并不是真正的"中南海保镖" ,李连杰饰演的穿着武警制服的帅气保镖 ,是公安部警卫8局的军官 。该局并不负责保卫我党高层 。正式因为这部片子很多人都认为中南海保镖属于武警 ,其实真正保卫我党高层的中南海保镖都是隶属于中央办公厅下辖的机构中央警卫局的现役解放军 。
中央警卫局全称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即总参谋部警卫局 ,前身是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处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 ,列入中国公安部序列又称公安部九局 。
中央警卫局属于解放军编制 ,直接领导是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警卫局故名思议主要是负责中央政治局常委这个级别高层的警卫任务 。也负责党中央办公场所的等要害部门的警卫 。我们在电视上能看到首长跟前的黑衣人大部分都是中央警卫局卫士大队的警卫参谋军官 。中南海门口如同松柏一样笔直的的警卫也是这支部队的 。
中央警卫局下辖8个正师级单位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中央警卫团 ,它是警卫局的核心战斗力 。很多人把北京卫戍区和中央警卫团混为一谈 ,其实不然,真正的中南海保镖只有一个 ,那就是中央警卫团 。
据目前已知的消息 ,中央警卫团一大队负责中南海警卫 ,二大队负责人民大会堂 ,三大队负责新六所 ,四大队负责玉泉山 ,五大队负责北戴河 ,六大队是特种作战大队 ,七大队是训练大队 ,八大队是工程维护大队 。有段时间成还曾经组建过第9个大队 负责中南海地区的防空工作 。中央警卫团的训练也是非常艰苦的,散打 、军体 、气功 、刺杀 、战术 、射击等都要训练 ,但随着全军训练方向的转变 ,现在有一些训练课目已经减弱或取消 。有一个著名教练为中南海保镖特意编了两套拳术套路 ,一套叫八路拳法 ,一套叫格斗拳 ,其精髓是简单实用 ,进攻性强 ,利于防守 。部队内部也经常进行拳术方面的考核会操 。目前大部分人都认为中央警卫团的兵是目前肉搏最强的 。有很多兵在地方上时都是当地的散打王 ,功夫高手等 可谓是功夫了得 。曾经有个警卫团的干部在石景山只用腿法放倒了八个拿刀的小混混 ,这功夫实在是恐怖 。后来北京的顽主小偷见到8341的兵掉头就跑 。
祝志远-冰球突破开发集团规划设计部总监
1998年12月入伍 ,曾在武警江苏总队第三支队服役
■ ■ ■ ■ ■
2000年12月初 ,义务兵服役期满 ,我选择复员回乡 。那一阵子 ,在考学和就业选择比较迷茫 。就业 ,没学历 ,之后大概率只能靠力气和运气吃饭 ;考学 ,对于农家子弟 ,是唯一快速改变命运的通道 ,虽然艰辛 ,但值得一搏 。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下 ,我选择了重新走进教室 。坚定必胜信心 ,研究考点 ,沉着应试 ,期间发扬了部队传承的优良作风 ,坚决做到“严格自律 、结果导向” 。在01年7月9日中午我从容走出考场时 ,如释重负 。在那个年代 ,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 ,我有幸做到了 ,从此改写了人生发展轨迹 。当过兵的兄弟都知道 ,部队是个大熔炉 ,它能锤炼你的意志 、重塑你的品格 ,让你能从容应对人生起伏变幻 ,风雨无惧 ,坚定前行 。这段经历是我人生宝贵的财富 ,为一世受用 。
韦卫斌-总裁办司机
2005年12月10日入伍,曾在广东省军区湛江军分区75407部队服役
记得在入伍的第一年,那年在部队当地周边地区发生了洪水 ,哪天下着倾盆大雨 ,部队紧急集合前往洪水受灾地区采取紧急救援 ,当时新兵的我 ,从未面临过如此的情景 ,好在班长及时给我们做好救灾前的动员思想 ,在班长的带领下 ,我们立刻出动,冲在抗洪的一线 ,冒着被洪水冲走的危险 ,我们迅速地扛着沙袋冲在最前线 ,记得当时身边有位战友因为体力严重透支 ,在扛着沙袋冲在前方的时候倒在水里 ,我们吓得马上冲过去把他拉了起来 ,所幸的只是呛了几口水 ,通过这事后 ,我们在后面的救援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 ,最后经历10个小时的长期作战 ,胜利的完成任务 。
袁宣图-凯迪物业保安员
1990年12月入伍 ,曾在西藏日喀则军分区56136部队62分队服役
我入伍前一直在学校读书 ,作为一个农村的小孩 ,因家庭困难 ,平时很少喝酒 。可以说 ,刚开始那时候我喝不过二两 。到了部队 ,每天训练队列 、体能 ,搞的热火朝天 ,日复一日 。云南的太阳晒得一个个黑红黑红的 ,三个月终于过去了 ,极训结束了 ,我们都非常高兴 。连队给我们会餐 ,兄弟们都放开了 ,开始喝酒 。我一开口已喝了不少 ,头晕乎乎的 ,走起路来头重脚轻 ,回到连队躺床上 ,床在转 ,后来吐的不行啊 。他们说我醉了 ,我就这样学会喝酒的 。
感谢以上部分同事分享有趣 、难忘 、光荣的军旅故事 ,致敬你们璀璨夺目的峥嵘岁月 !对很多人而言 ,“曾经当过兵” ,不仅仅是一句回忆式的笑谈 ,更怀有一份无以言表的情感 。当兵的日子 ,虽然只是韶华数年 ,但留在脑海中的记忆 ,却已融进血液与灵魂 ,刻在心与胸膛 ,那是一生最难忘怀的时光 。
冰球突破集团 ,
不忘初心 ,
牢记使命 ;
铸造品质 ,
服务社会 。
努力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服务团队 ,
为人民的美好生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